华中农业大学自考微信交流群
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与考生自由互动、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、解答
华中农业大学自考热门
广东2009年自考汽车维修技术课程大纲-自考
来源:华中农业大学自考 发布时间:2011-03-02 查看:次
I.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
(一)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
《汽车维修技术》是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专业技能课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、底盘的修理工艺,熟悉修理设备的操作使用;及时了解国内外汽车修理企业先进修理工艺及先进的维修检测设备。本课程要求理论必须与操作密切结合。
(二)本课程的基本要求
通过本课程的教学,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:
1.掌握汽车维修制度及工艺组织的知识;
2.掌握汽车发动机、底盘的修理工艺; 湖北自考网-自考');">湖北自考网自考站,你的自考专家!
3.熟悉操作使用维修检测设备;
4.了解汽车维修技术职业岗位必须的质量意识、守时意识、服务意识、规范意识及安全意识,以提高综合素质。
(三)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。
1. 学习本课程需要有汽车构造、电工与电子技术等相关课程的初步知识;
2. 与专业课的关系:属于专业技能课,为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课程的中心课程。
3. 本课程的重点章节是:第4章、第5章和第7章,难点章节是第7章。
4. 本课程的次重点章节是:第2章和第3章。
II.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
第一章 汽车可靠性理论基础
(一)学习目的与要求
了解汽车各系统的可靠性和可靠性的评价指标,掌握汽车故障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,学会汽车可靠性数据的采集和汽车可靠性分析。
本章建议理论学习7学时;实训0学时。
重点:常用工具与量具的使用。
难点:常见故障诊断方法。
(二)课程内容
第一节 汽车可靠性概述
可靠性简介;
可靠性的评价指标
系统可靠性。
第二节 汽车故障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
汽车故障的模式及类型;
汽车可靠性常见故障分布。
第三节 汽车可靠性分析
汽车可靠性数据的采集;
汽车可靠性数据的分析。
(三)考核知识点
1. 可靠性的评价指标
2. 系统可靠性。
3. 汽车故障的模式及类型;
4. 汽车可靠性常见故障分布。
5. 汽车可靠性数据的采集;
6. 汽车可靠性数据的分析。
(四)考核要求
1、 汽车可靠性概述
识记:可靠性定义;
领会:汽车可靠性的评价指标;
简单应用:系统可靠性;
综合应用:汽车技术状况和汽车的可靠性路;
2、 汽车故障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
识记:汽车故障的类型;
领会:汽车故障的分布规律;
简单应用:汽车故障的举例;
综合应用:汽车故障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;
3、 汽车可靠性分析
识记:可靠性试验的目的;
领会:汽车可靠性数据的采集;
简单应用:汽车可靠性数据的采集注意事项;
综合应用:汽车可靠性数据的分析。
第二章 汽车零部件的失效理论
(一)学习目的与要求
了解汽车零件失效概念、汽车零件失效类型及汽车零件失效原因。理解汽车零件的摩擦、磨损、疲劳断裂失效机理和腐蚀失效的类型、机理及零件变形失效的类型、变形机理。掌握提高汽车零件抗疲劳断裂的方法、失效模式分析法、系统工程分析方法和汽车零件的磨损的因素及磨损规律。
本章建议理论学习9学时;实验2学时。
重点:汽车零部件的磨损失效、疲劳断裂失效、腐蚀失效、变形失效。
难点:汽车零部件的疲劳断裂失效、变形失效。
(二)课程内容
第一节 汽车零部件失效概述
汽车零件失效概念;
汽车零件失效类型;
汽车零件失效原因。
第二节 汽车零部件的磨损失效
汽车零件的摩擦;
汽车零件的磨损;
影响汽车零件的磨损的因素及磨损规律。
(一)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
《汽车维修技术》是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专业技能课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、底盘的修理工艺,熟悉修理设备的操作使用;及时了解国内外汽车修理企业先进修理工艺及先进的维修检测设备。本课程要求理论必须与操作密切结合。
(二)本课程的基本要求
通过本课程的教学,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:
1.掌握汽车维修制度及工艺组织的知识;
2.掌握汽车发动机、底盘的修理工艺; 湖北自考网-自考');">湖北自考网自考站,你的自考专家!
3.熟悉操作使用维修检测设备;
4.了解汽车维修技术职业岗位必须的质量意识、守时意识、服务意识、规范意识及安全意识,以提高综合素质。
(三)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。
1. 学习本课程需要有汽车构造、电工与电子技术等相关课程的初步知识;
2. 与专业课的关系:属于专业技能课,为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课程的中心课程。
3. 本课程的重点章节是:第4章、第5章和第7章,难点章节是第7章。
4. 本课程的次重点章节是:第2章和第3章。
II.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
第一章 汽车可靠性理论基础
(一)学习目的与要求
了解汽车各系统的可靠性和可靠性的评价指标,掌握汽车故障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,学会汽车可靠性数据的采集和汽车可靠性分析。
本章建议理论学习7学时;实训0学时。
重点:常用工具与量具的使用。
难点:常见故障诊断方法。
(二)课程内容
第一节 汽车可靠性概述
可靠性简介;
可靠性的评价指标
系统可靠性。
第二节 汽车故障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
汽车故障的模式及类型;
汽车可靠性常见故障分布。
第三节 汽车可靠性分析
汽车可靠性数据的采集;
汽车可靠性数据的分析。
(三)考核知识点
1. 可靠性的评价指标
2. 系统可靠性。
3. 汽车故障的模式及类型;
4. 汽车可靠性常见故障分布。
5. 汽车可靠性数据的采集;
6. 汽车可靠性数据的分析。
(四)考核要求
1、 汽车可靠性概述
识记:可靠性定义;
领会:汽车可靠性的评价指标;
简单应用:系统可靠性;
综合应用:汽车技术状况和汽车的可靠性路;
2、 汽车故障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
识记:汽车故障的类型;
领会:汽车故障的分布规律;
简单应用:汽车故障的举例;
综合应用:汽车故障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;
3、 汽车可靠性分析
识记:可靠性试验的目的;
领会:汽车可靠性数据的采集;
简单应用:汽车可靠性数据的采集注意事项;
综合应用:汽车可靠性数据的分析。
第二章 汽车零部件的失效理论
(一)学习目的与要求
了解汽车零件失效概念、汽车零件失效类型及汽车零件失效原因。理解汽车零件的摩擦、磨损、疲劳断裂失效机理和腐蚀失效的类型、机理及零件变形失效的类型、变形机理。掌握提高汽车零件抗疲劳断裂的方法、失效模式分析法、系统工程分析方法和汽车零件的磨损的因素及磨损规律。
本章建议理论学习9学时;实验2学时。
重点:汽车零部件的磨损失效、疲劳断裂失效、腐蚀失效、变形失效。
难点:汽车零部件的疲劳断裂失效、变形失效。
(二)课程内容
第一节 汽车零部件失效概述
汽车零件失效概念;
汽车零件失效类型;
汽车零件失效原因。
第二节 汽车零部件的磨损失效
汽车零件的摩擦;
汽车零件的磨损;
影响汽车零件的磨损的因素及磨损规律。







